植筋是指在混凝土、墻體、巖石等基材上鉆孔, 然后注入高強植筋膠,再刺進鋼筋或型材,膠固后將鋼筋與基材粘接為一體,是加固補強職業較常用的一種修建技能。
工藝流程:定位 →鉆孔 → 清孔 → 鋼材除銹 → 錨固膠制造 → 植筋 → 固化、保護 → 檢驗
1.沈陽植筋加固:定位
1.1.按規劃要求標示鉆孔方位、型號,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,鉆孔方位可適當調整,但均宜植在箍筋內側(對梁、柱)或散布筋內側(對板、剪力墻)。
2.1.鉆孔宜用電錘或風鉆成孔,如遇鋼筋宜調整孔位避開。如選用鉆石鉆孔機成孔,鉆孔內碎屑應用潔清水沖洗潔凈,并暴曬至干燥。
2.2.鉆孔孔徑d+4∽8mm(小直徑鋼筋取低值,大直徑鋼筋取高值,d為鋼筋、螺栓直徑)。
2.3.當基材強度等級不**C20,對HRB335(Ⅱ級)、HRB400、RRB400(Ⅲ級)級螺紋鋼筋,Q235、Q345級螺栓和5.6級螺桿,鉆孔孔深15d,錨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鋼材屈服值。對無螺紋(即光圓)鋼筋或螺桿,鉆孔深度宜再添加5d。
通過深固修建加固技能系統實驗證明:小直徑圓鋼植筋,端頭**選用帶彎鉤樣式,錨固歸納功能較好。此刻鉆孔孔徑宜比端頭尺度大1∽2mm。
2.4.實踐鉆孔深度可參考15d的基準,根據實踐所需錨固力巨細,并考慮結構要求,現場拉拔實驗或按照有關規范計算確認。
2.5. 當基材強度等級**C20,或在素混凝土(或巖石)上植筋,應適當添加錨固深度。
2.6. 當實踐所需錨固力較小時(如用螺栓固定用具、管線、支架等),可按螺栓長度確認鉆孔深度,但深度不宜小于5d。
2.7.鉆孔有效深度自構件表面堅實的混凝土算起。
2.8.鉆孔不該設置于構件的保護層或裝修層內。
2.9.所用首要用具:電錘或風鎬。
3.1.鉆孔結束,查看孔深、孔徑合格后將孔內粉塵用壓縮空氣吹出,然后用毛刷將孔壁刷凈,再次壓縮空氣吹孔,應反復進行3∽5次,直至孔內無灰塵碎屑,較后用棉布蘸拭凈孔壁,將孔口臨時封閉。若有廢孔,清凈后用植筋膠填實。
3.2.鉆孔孔內應堅持干燥。